一种离心式污泥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日期:2024-08-03 05:57:24 | 作者: 华体体育官网首页入口



  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所以污泥的体积比较大,对污泥的处理、利用和运输造成困难。污泥浓缩是通过污泥增稠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减小污泥的体积,以此来降低后续处理费用。目前,一般会用沉降法来实现污泥浓缩作业,该种方式耗时较长,并且在输出污泥上存在比较大的难题,此外,通过该种方式浓缩后的污泥仍然呈流态,致使其含水量偏高,浓缩效果不明显。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式污泥浓缩装置,能够大幅度降低污泥的含水量,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圆柱形浓缩罐,所述浓缩罐包括有多孔的内罐和套设在内罐外的外罐,所述外罐的底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上传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直线贯穿外罐的底部并与内罐的底部传动连接,位于所述内罐内并沿内罐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旋转轴,每个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上均固接有多个旋转桨。

  进一步,所述内罐的顶部具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上设置有控制入料口闭合的密封端盖。

  进一步,所述外罐的上方设置有沉降机构,所述沉降机构包括有沉降池和设置在沉降池出口的环形导流管,所述沉降池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外罐的上方,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沉降池连通,导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内罐内。

  进一步,所述沉降池与导流管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周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外罐与内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包括有转动盘、连杆、摇杆、弧形的滑块和刮泥板,所述转动盘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沿转动盘的任意半径方向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摇杆的一端铰接,摇杆的另一端穿过外罐的底部延伸至外罐与内罐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并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的圆心与内罐或外罐的圆心方向一致,滑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垂直固接有横向的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的两头分别与内罐和外罐的侧壁靠接。

  进一步,所述旋转桨为弧形结构,上下任意相邻的两个旋转桨的圆心位于不同的方向上。

  进一步,所述内罐的外侧壁上固接有限速块,所述限速块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固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外罐的内侧壁靠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使用时,将待处理的轻质污泥注入到内罐内,然后旋转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内罐旋转,从而使内罐提供给污泥一个离心力,大部分的水受离心力的作用飞离出内罐,另一部分水受密度的影响(污泥中的固体颗粒和水的密度不同),致使污泥与水开始分层,并受重力的影响,污泥处于水的下方,然后旋转轴带动旋转桨在水周围转动,从而再次给水一个较大的离心力,最后水被排放到内罐外,污泥停留在内罐内,实现污泥浓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缩短了浓缩作业时间,使离心处理后的污泥可以呈半固态,大幅度的降低了其含水量,并且经处理后的污泥处于内罐内,便于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一些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里面进行阐述,并且在某一些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能够最终靠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图中:1.机架;2.浓缩罐;200.内罐;201.外罐;3.旋转电机;4.转动轴;5.旋转轴;6.旋转桨;7.通孔;8.入料口;9.密封端盖;10.沉降机构;100.沉降池;101.导流管;11.过滤网;12.密封圈;13.刮泥机构;131.转动盘;132.连杆;133.摇杆;134.滑块;135.刮泥板;14.限速块;15.弹簧;16.海绵垫。

  如下图1至图4所示,一种离心式污泥浓缩装置包含有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圆柱形浓缩罐2,浓缩罐2包括有上部呈多孔结构的内罐200和套设在内罐200外的外罐201,外罐201的底端设置有旋转电机3,旋转电机3上传动连接有转动轴4,转动轴4的端部直线的底部传动连接,位于内罐200内并沿内罐200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三个可转动的旋转轴5,每个旋转轴5的外圆周上均固接有多个旋转桨6。

  旋转电机3通过转动轴4带动内罐200在外罐201内转动,因污泥中固体颗粒物与水的密度不同,导致受的离心力不同,在内罐200高速转动下,一部分的水从内罐200上的孔出去,污泥受内罐200内侧壁的阻挡被限制在内罐200内,另一部分的水停留在内罐200内并与污泥出现分层的情况,污泥位于水的下方,然后旋转轴5带动旋转桨6在水上转动,使水再次做离心运动后全部从内罐200内出去,污泥受重力的影响仍然停留在内罐200内。

  外罐201的外表面的下部交错的设置有多个通孔7。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水停留在外罐201内造成回流的情况,水受重力的影响落入外罐201的下部并可以通过通孔7出去。

  内罐200的顶部具有入料口8,入料口8上设置有控制入料口8闭合的密封端盖9。可避开在污泥做离心运动的过程中,从入料口8飞出去。

  外罐201的上方设置有沉降机构10,沉降机构10包括有沉降池100和设置在沉降池100出口的环形导流管101,沉降池100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外罐201的上方,导流管101的一端与沉降池100连通,导流管101的另一端延伸至内罐200内。污泥经过沉降池100能够初步与水分离,然后通过导流管101进入到内罐200内,环形导流管101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避免大部分的水也流入到内罐200内。

  沉降池100与导流管101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的外周套设有密封圈12。避免了污泥中较大体积的垃圾进入到内罐200内影响旋转桨6的转动或堵塞内罐200上的孔。

  外罐201与内罐200之间设置有两个刮泥机构13,刮泥机构13包括有转动盘131、连杆132、摇杆133、弧形的滑块134和刮泥板135,转动盘131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沿转动盘131的任意半径方向固接有连杆132,连杆132与摇杆133的一端铰接,摇杆133的另一端穿过外罐201的底部延伸至外罐201与内罐200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并与滑块134连接,滑块134的圆心与内罐200或外罐201的圆心方向一致,滑块13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垂直固接有横向的刮泥板135,刮泥板135的两头分别与内罐200和外罐201的侧壁靠接。

  在离心作用下,少部分的污泥会被甩到内罐200和外罐201之间,为避免污泥堵塞通孔7,转动盘131转动的同时连杆132会随之转动,并通过摇杆133带动滑块134在外罐201与内罐200形成的空腔内上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刮泥板135会将依附在内罐200和外罐201上的污泥刮下来。

  内罐200的外侧壁上固接有限速块14,限速块14上设置有弹簧15,弹簧15的端部固接有海绵垫16,海绵垫16与外罐201的内侧壁靠接。在内罐200旋转的过程中,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其晃动过大,在内罐200和外罐201之间增加限速块14,内罐200在转动的过程中,海绵垫16会与外罐201接触并产生摩擦,以此来降低内罐200的速度,减小晃动。

  本实施例利用内罐200和旋转桨6的结合缩短了浓缩作业时间,使离心处理后的污泥可以呈半固态,大幅度的降低了其含水量,并且经处理后的污泥处于内罐200内,便于输出进行后续加工作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废水净化处理、污泥脱水 2.造纸固废高值化利用

  1.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污染物的高级氧化去除及转化机制 2.环境计算化学:典型污染物的环境相关物性参数预测及构效关系研究

  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医药及海洋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研究。 (1)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免疫活性物质,用于抗氧化保健品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开发。 (2)开展石油烃降解菌的基因组学、转录组以及代谢组和关键酶基因研究,分析其降解石油烃途径。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开展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相关的微生物分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