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防不立 民无兵不安

日期:2025-04-30 |   作者: 磨矿机



  记得三年前,福建省国防教育检查团莅校,闻知军事教学于高校亟待加强,遂萌发了编写一本依此为内容的专门教材,旋即要求校武装部及军事教研室戮力同心完成吾愿。说心里话,不完全因为我是分管领导而责任重于泰山,高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必须做到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更重要的是,像我这样经历的人对国家与国防、民族与民生、军人与军事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悟和特殊的感情。

  古人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翻开中国91年的建党历史,纵览中国人民85年的建军历史,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63年的建国历史,我们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没有中国的英明领导,没有人民军队的坚强支柱,没有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不可能取得今天如此伟大而辉煌的成就,更谈不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这些充满了激情与梦幻般的憧憬,如今都成了震惊寰宇的真实写照!

  同志曾经谆谆告诫我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我们一定要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夺取政权要靠枪杆子,巩固政权要靠笔杆子。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离不开全民国防意识的增强。“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最年轻也最具活力的知识型群体。可以说,刚步入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亟须多种的知识“养料”和生存的“维生素”。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当代大学生肩负着21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义不容辞。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民族的重托。自觉接受国防教育,依法履行兵役义务,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同学们通过接受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能加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同时,可以依托自身良好的科技和文化素质,更好地履行国防义务,成为中国国防蓄势以待后备力量的重要生力军。

  有鉴于此,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程是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等法律和法规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居安思危”意识的客观需要;也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

  针对当前国防教育教材任旧存在着理论性较强、时代性较弱、条理性不足等缺陷,2007年4月,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通知》中亦进一步精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提高军事理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实施规范化课程管理。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推进国防教育建设,我们以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7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已有教导学生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国内外环境和军事变革的新形势,吸收最新的军事科学成果。在内容编排上,摒弃了以往枯燥、单调的纯理论知识,汇入大量的典型战役分析、具体案例呈现、时事热点讨论等扩充内容,使全书丰富充盈;在编写体例上追求新风格,教材的语言平实朴素、简明易懂,力求清新活泼、图文并茂,使全书达到深刻而不生硬,严谨而不呆板;在结构编排上索求逻辑性,打破传统模式,将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按照从历史到当今、从现状到对策、从思想到行动等逻辑结构的重新梳理和注释,全书依据国家教学大纲要求将军事教学分为技能和理论两部分并有机地浓缩在一起,在使用上更趋合理,也减轻了学生负担。资料翔实、结构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是这本军事课教程的最大亮点。我怀着喜悦的心情乐见该书出版。作为闽江学院年轻的军事教研室全体同志努力尝试的初步成果,衷心希望此教材不仅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用书,还能成为全社会广大关心国防和军事爱好者的有益读本。